APP下载
机会在手,求职信息实时掌握
    Alternate Text
    APP下载
    Alternate Text
    微信公众号
    Alternate Text
    小程序
首页 > 事业单位招聘 > 招聘详情

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新型功能材料研发中心2024年招聘公告

分享至

研究院简介

湖南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和湖南大学三方共建的具有独立事业法人资格的新型研发机构,坐落于国家级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研究院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瞄准区域产业升级发展需求,遵循综合性、专业化、国际化、创新型的发展战略,按照需求牵引、协同创新、产教融合、争创一流的建设思路,充分发挥湖南大学人才、科研和学科优势,积极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大力打造高端人才聚集洼地、科技创新策源高地、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成果孵化转化基地。

研究院首期五年建设期重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装备、生物医药、绿色建造与环保、新能源汽车、新型材料等六大研发领域,致力于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研发平台,为广州市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强市、增城区打造湾区中部创新节点和智造新城、湖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注入新的强劲动能,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湖大力量。

因科研项目及团队发展需要,蒋健晖教授,曹俊教授课题组招聘专职研究人员/博士后/访问学者/联合培养博士生,主要从事功能材料、电容触控、谐振电路、呼吸道给送药、压力传感器,生命体征监测传感器等相关研究,诚邀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加盟!

一、科研岗位

专职研究人员及博士后

1.具有材料科学工程、电子电器工程、物理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精密/微纳制造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发表过同行认可的学术成果;从事过精密/微纳制造,功能材料、电容触控、谐振电路、呼吸道给送药、压力传感器,生命体征监测传感器等相关研究者优先。

2.获得博士学位一般在3年内,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3.具有良好的科研潜质、综合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全职在团队从事技术攻关与科技创新工作,完成项目任务,发表高水平论文,协助指导研究生及实验室管理。

5.工作地点为广州。

访问学者

1.具有理工科的博士学位且对开展交叉科学研究感兴趣;有压电功能陶瓷、介电功能陶瓷、压力传感器、电容触控传感器,生命体征监测传感器,谐振器件等研究背景者优先。

2.在企事业单位有固定职位且能得到工作单位的政策允许。

3.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及合作精神。

4.访问时间不低于6个月/年,主要从事交叉课题联合攻关。

5.工作地点为广州。

联合培养博士生(访问学生)

1.正在攻读理工类博士学位,具有材料、机械、物理、化学、微电子等研究背景者优先。

2.获得学校的政策允许及现在导师的同意。

3.具有良好的科研素养,身心健康。

4.全时在团队开展科研工作,持续时间不低于1年,协助完成团队安排的科研任务。

5.科研地点为广州。

二、薪资待遇

1.专职研究人员:25-45/年,优秀者可申请湖南大学专职科研岗或事业编制教学科研岗。

2.博士后:不低于35/年,重点支持类不低于45/年;特别优秀者可至60/年,出站后可申请湖南大学事业编制教学科研岗。

3.访问学者:根据需要,给予一定的访学经费支持,用于项目支出、工作补助及差旅费等。

4.联合培养博士生(访问学生):按照同类型博士生标准发放助研津贴;根据科研成果给予额外奖励。

以上所有岗位在院科研期间都免费提供单身公寓,联合培养博士生提供2人间学生宿舍。

三、应聘流程

应聘者将个人简历及代表性成果材料发送至邮箱:caojun10@126.com,邮件主题请注明应聘职位+姓名+高校人才网【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曹老师,caojun10@126.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金融大道10号湖南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

新型材料研发中心简介

中心现有教授1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1人,全职工作人员10余位,致力于功能材料以及雾化医疗技术的开发与研究,主要应用方向为:医疗设备,生命体征监测设备,压电力触控器件等,压电制动器件,通讯设备等,课题组具有很强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目前有孵化企业两家,团队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项目主要负责人蒋健晖,男,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0),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13),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2014),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中国化学会会士(fcsc,2020),教育部科技委化学化工学部委员(第八届)。曾任《化学学报》、《分析化学》、《current analytical chemistry》、《analytical chemistrya-pages等编委。sci收录论文300余篇,他引20,000余次,h指数71。通讯作者论文200余篇,其中在nat. materjacsangew chem int ednat. commsci. advchem rev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research id: http://www.researcherid.com/rid/k-2054-2012。中国发明专利授权30余件。获2014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2buchi国际近红外光谱学奖等。主持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2152781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a09005800、欧盟fp7项目等。

专题推荐

进入关怀模式